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养殖 > 正文

给孩子买的LED灯竟有这么大危害

信息发布者:长治农业链
2019-01-13 10:15:18

你知道吗?你给孩子购买的LED灯,或许存在严重的频闪!这种频闪肉眼察觉不到,但如果长期使用,就会造成视觉疲劳,甚至头痛!消费者在购买时如何辨别LED灯有没频闪呢?只需记住这一招:打开手机的照相功能,让镜头对准灯泡,注意屏幕上的闪烁,频闪严不严重一目了然!

市场上的LED灯或存在严重的频闪

众所周知,LED灯凭借节能环保越来越受欢迎,但如果LED灯质量不佳,存在严重的频闪,长期使用会造成视觉疲劳,甚至是头痛,尤其是学生、孩子更容易受伤害。这种频闪是肉眼无法察觉的,很容易被家长和孩子忽视。


315晚会上现场测试有严重频闪的灯泡的检测图


目前市场上的LED灯,或许存在严重的频闪!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辨别LED灯有没有频闪。


在“3·15”晚会现场,两位实验员做展示,带来一抬专用的频闪测试仪,屏幕波形比较平缓,说明它的频闪几乎为零,对眼睛没有伤害。以现场红色灯为例,看一下波形,它的幅度非常大,说明它的频闪很严重。


平常生活中,想要检测灯泡有没有频闪,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相机拍照功能进行简单的鉴别,方法也很简单:启动手机相机,将摄像头对准LED灯的灯泡,如果手机屏幕上存在波动的条纹,就说明有频闪问题,没有条纹则不存在频闪。


一般来说,没有频闪的LED灯价格更贵一些,但花钱事小,健康事大。


 有频闪


没有频闪

近年来,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对工作、生活的光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,尤其是室内灯具存在频闪的问题,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灯光频闪,频闪又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?


什么是频闪?


传统灯具由于使用交流电供电,其光亮度随着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。灯具频闪就是由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形成的,通常分为两种:一种是变化频率在100Hz以下的,此时的频闪可以被人眼捕捉;另一种是变化频率在100Hz以上的,这种频闪不会被人看到,但实际上已经对人体造成了伤害,以下所讨论的频闪均指不可见频闪。


频闪带来哪些伤害?


关于频闪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,目前已有相关的生物学及医学研究:


1. 可能引发脑细胞损伤


有研究者称,通过观察脑电图发现,即使环境中光的频闪已快到让人无法察觉,生物体的视网膜仍然可以分辨出频率为100-160Hz,甚至高达200Hz的光并做出反应,在以猫为代表的动物实验中,100-120Hz的光已经引起了其脑部细胞灼伤。


2. 可能影响阅读及视力


有研究表明,荧光灯和CRT显示屏的亮度频闪会影响人在阅读文字时的眼球运动轨迹,另外,在一些健康检查报告中也发现,视力损伤正是由荧光灯频闪造成的。


3. 可能诱发偏头痛


实验发现,频率为100Hz的荧光灯频闪可能引起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头痛发病率倍增,当然,这种影响通常被认为是特例,只产生于特殊人群中。


4. 降低工作效率和引发工伤


在轻工、食品、印刷、电子、纺织等行业,普遍采用直管型日光灯的照明场如流水线上,频闪引起的视觉疲劳、偏头痛,会造成定位困难,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;在机械行业中,如吊车操作工,因为频闪引起的视觉疲劳会造成定位困难,操作失误,甚至引发事故;在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光源频闪频率成倍数关系时,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产生静止、倒转、运动速度缓慢等三种状态周期性重复的错误视觉,容易引发工伤事故。


综上,不可见频闪的确会在许多方面对人和生物造成许多潜在危害。目前,越来越普遍使用的LED照明灯具若采用恒定直流供电,理论上完全可能实现无频闪恒定照明。但事实上,由于行业标准的,市场竞争激烈而无序,市场上充斥着低质量LED灯具,尤其是室内小功率LED灯具,同样具有频闪问题。要得到纯净及恒定的电流源,以保证LED照明灯具无频闪,LED驱动电源是最大的关键。研发高品质驱动IC,实现给LED灯具提供恒定电流,是消除频闪,并保证LED灯具在使用寿命期间灯光始终维持在固定亮度的必要的方式。希望电源厂家在进行驱动设计时,要把无频闪、无伤害作为最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。


   附注:


(1) 视丘脑包含一个名为外侧膝状体的组织,在以猫为代表的动物实验中,100-120Hz的亮度变化引起了该组织内部细胞的连锁灼伤,膝状体通过短神经束与上丘脑链接,起到控制人眼球运动的作用。


(2) 外侧膝状体损害:临床上常伴有一定的颅脑症状及体征,眼部表现主要是视力下降、视野缺损及发热、抽搐、血象改变等。


(3) 在两栖纲、爬行纲、哺乳类中的啮齿目和鸟纲动物中,肾上腺酮具有调节应激反应、免疫反应的功能。研究证明,在环境性惊恐记忆的重现中,肾上腺酮能损伤记忆。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